“一顿不吃饿得慌,胆结石却在悄悄长?”
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。
据统计,
我国胆结石
发病率高达10%,
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人可能中招。
胆囊结石知多少
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,胆囊虽小,却承担着浓缩胆汁、助力消化的关键使命。胆汁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。胆结石,又称胆石症,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,与我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很大关系。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胆结石,科学预防,守护胆囊健康。
胆结石是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疾病。据统计,我国成年人中约10%存在胆结石,但许多人直到体检或出现疼痛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。这些“小石头”究竟如何形成?会带来哪些危害?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?
如何预防胆结石
预防小知识
01
多饮水
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胆汁的过度浓缩。每天要喝水 1500 毫升以上。避免喝一些甜饮料。因为甜饮料可促进身体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,有促进肥胖作用,而且饮料中糖、磷酸盐还能增加结石风险。
02
三餐规律,饮食3低
饮食不规律,不吃早餐,夜晚吃的很多,很油腻,这些状态最容易导致消化液分泌紊乱,同时也会让胆汁的制造和分泌节律失调,从而增加胆结石风险。因此预防胆结石要起居规律,按时吃饭,早餐,时间在 6:30~8:30 ;午餐时间在 11:30~13:30 ,晚餐,时间在 18:00~20:00 。晚上实在需要增加夜宵,宜选择吃较为清淡的食物,如粥、藕粉、水果等。而饮食3低指的是低脂肪、低糖、低盐。特别是脂肪,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在 40~50g 之间,烹调要以蒸、炖煮、凉拌等为主。
03
迈开腿:运动促健康!
动起来,别久坐:规律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、跳操)能帮你控制体重、改善代谢,让胆汁更顺畅流动。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。甩掉“重负担”:肥胖(尤其是大肚子)是结石重要推手。但减肥要循序渐进!极速节食减肥反而可能扰乱胆汁成分,诱发结石。建议每周减0.5-1公斤。
关键小贴士:
“素”≠绝对安全:素食者若大量吃油炸素菜、精制碳水(白米饭、面条),也可能摄入过多油脂和糖分。
“瘦”≠高枕无忧:快速减肥、长期不吃早餐的瘦子同样可能中招。
“痛”才就医?晚了!很多结石平时没症状,体检才发现。定期检查很重要!
预防胆囊结石,其实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!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、喝够水、吃好早餐——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习惯,就是你守护胆囊健康、避免“水库淤堵”最强大的武器。从今天开始行动吧!
医院总机:0971-8457911(号码查询)
患者咨询:0971-8164858(工作日)
患者咨询:13997262605
投诉电话:0971-8457911-818(工作日)